对话教育大咖:谈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来源:搜狐教育 2020-02-04 13:33:29
原标题:对话教育大咖:谈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编者按】关于未来教育,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起深思和热议。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于教育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里,教育的形态和组织方式将发生颠覆性的革命。
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教育空间会有什么不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变化?技术在教学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在2019搜狐教育盛典期间,教育大咖围绕“未来教育”、“教育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等话题进行了分享。我们重点来说说“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谈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蒋里:“AI+机器人技术”最终会改变教育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主任蒋里:前一段有一个词“996”被炒得比较火,“一个星期六天,一天9个小时”,然而机器上工作能做到的可能不是“996”,而是007,从第一天零点,到第二天零点,一周7天不休息。
在未来的10到20年,美国现有工作的47%会受影响被代替掉,中国这个数据是77%。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们等他们长大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有65%现在还不存在,这给教育系统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原因是不知道靶子在哪儿。
我们不应该与机器人在它擅长的领域竞争,做计算算得比计算机快仍然没有意义,首先你不可能快过计算机。另外,不要把学生当成机器人训练。
人工智能思维(AI THINKING),包含三方面:了解人工智能运行模式;把自己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别开来的能力;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协作的能力。不管你做什么,都得有人工智能思维。
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提前15—20年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思维,点燃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他们才能成为面向未来的人才。只有用最先进的技术与内容才能够点燃他们积极学习的火焰。
杨东平:教育技术是在颠覆应试教育,还是提供更加精致的应试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如何用人类智能驾驭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最严峻最现实的挑战之一。在技术和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强烈的人文主义的立场,追求“不被科技神话所支配的学校和社会”。
学校教育应当从知识传授向知识社会的建构转变,通过新技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社会关系。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它的开放性、互联、共享、去中心化等等,这些价值真正可以用于改变教育。
贾积有: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在使人工智能技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贾积有:语言技术包括语音文本处理和语言教学结合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在使人工智能技术,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革命影响一个最重要的体现。
人工智能有很多应用领域,搜索引擎是这个领域重要的体现,搜索引擎已经成为老师必备的工具,从早期基本能力的教学,到某个知识领域的搜索,这是人工智能对教育最重要的影响。
卢宇:人工智能结合脑科学研究会产生本质性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卢宇:近期来说,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是对老师繁重的任务进行减轻,例如把老师圈在屋子里批改考研试题,这是多么无聊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机器方式的学习来做,而且做得比较准确。长远来看,我们本质上对人的认知,对于大脑的认知,其实几乎还是黑箱状态,人工智能结合脑科学方面如果能在未来有成果,会产生本质性的变革。
一THE END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新闻